Ö(°㉦°)Ö ※ Schedule

2009-01-09

The White Spider

[瞎賣亂報]
這篇文章遇到外語閱讀障礙的我,若不是有善心人士Matt、Joyce在台攀上的分享,
1輩子都沒有機會拜讀吧!!

文章裡面狠多句子都非常令我感動,截錄當中的一段:
人常常沒有覺察到自己在當下是很快樂的,總是要到後來,我們才會發現在什麼或什麼時候曾經很快樂過。不過在這裡,在我們露宿的地方,我不只是真的覺得快樂;我還知道我很快樂。

批a屎- 謝謝秤哥路線圖支援,拜讀名作的同時,增添想像力的空間。

----------

The White Spider by Heinrich Harrer ( The Whiter Spider 經典故事 from 台灣攀岩資料庫 )

白蜘蛛,艾格北壁的歷史性首攀

Introduction By Matt Robertson

著名的Eiger位於瑞士的Grindelwald地區,高有1,3041呎。它北面的山壁Eiger Norwand,在約有一世紀的時間裡,登山者視之為最具象徵性的路線,是最受人推崇、畏懼而且最能吸引攀登者的挑戰之一。

想攀登這面高聳的Nordwand不僅困難重重,同時還危機四伏。在攀登這面高1900公尺,混雜著冰和雪的石壁的數天裡,只有少數幾個暴露在落石和流水下、又極度不舒適的營地可供選擇。氣候條件一樣令人畏懼,天氣常無預警的在短時間內發生劇烈變化。常處於零度以下的氣溫、通過瀑布時被水打溼的穿著與裝備,給攀登者增添了潛在的致命因素;然而,溫暖的氣候只會使得攀登更加危險:溫暖的日子造成冰雪融化,同時也增加了落石的可能性。這片岩壁上的各處岩石都極度不穩定而容易鬆動,雪況則時時刻刻都在變動、無法預測。雖然近十年來攀爬技術與裝備都有了進展,人們對Nordwand的難度與規模能有更多的掌握與瞭解,但攀登的危險性並沒有隨之下降。相反的,全球暖化使得結冰層變薄、增加了落石的機率,Nordwand極高的落石擊中率讓這像是個自殺潮的發生地。今日已經沒有多少由傳統路線(名為1938 Route)攀登的記錄了,或許有一天這面岩壁會變得如它一度被宣稱的那樣完全無法攀爬。

1930年代是歐洲攀登史上的黃金時期,這個時期裡有許多高聳、困難的岩面被前輩攀登者成功首登。即便在今日,他們依舊被當成是傳奇人物而流傳著在他們國家的後輩口中。攀登技術、裝備的改進以及在這段期間內磨練出來的技巧和膽識,促使這些頂尖攀登者將眼光放在從前被視為無法攀爬的冰面和岩壁。無論哪個時期,阿爾卑斯山系都有所謂的「最後的難題」,尚未完攀的山壁無時無刻都在吸引頂尖攀登者的目光。像是瑞士的Matterhorn、義大利的Cima Grande de Lavaredo (或稱之Grosse Zinne)和法國的Grandes Jorasses,這些高聳山壁的北面因為寒冷又缺少日曬,加上堆積其上的冰雪使它們成了最困難的挑戰。這些曾經都是登山界的「最後的難題」,最後都被膽識與技巧兼具的攀登者完攀;而他們挑戰山壁的事蹟,常常被列為報紙頭條,受到歐洲的媒體與普羅大眾的關注。

到了1930年代晚期,只剩下最為高聳、也最為惡名昭彰的Eiger Nordwand尚未被成功攀登。許多這個時期頂尖的攀登者都曾到Grindelwald試著攀登這面山壁。不過,超出預期的難度和危險、一旦起攀便難以撤退的窘境,逼退了這些試圖攀登Nordwand的攀登者,甚至奪走了其中許多人的生命。在首次完攀記錄出現以前,有八名歐洲登山老手死於這山壁上;到1960年代中期為止,總計有26人喪命。由於鄰近旅遊勝地,遊客與媒體記者,可以在山腳下的旅社透過望遠鏡觀察這些攀登過程,當地與國際的媒體開始把焦點放到這面山壁;這些有「自殺傾向」攀登者的嘗試往往能被登上報紙頭版、相當引人關注。有段時間瑞士政府曾考慮要禁止Nordwand的攀登活動,但是這個想法受到民眾的普遍反對而作罷,因為這種山岳文化在提倡自由、挑戰權威上扮演著非常重要的地位。而且非常明顯的,再多的法令都無法阻擋這些嘗試登頂的攀登者。

要找出一條安全的攀登路徑非常複雜,需要從先前多支隊伍攀登過程累積重要的資訊。一般來說,要從Nordwand上撤退幾乎是不可能的:當攀登者爬的同時,他們將陷入了這個由各種致命情境形成的「蜘蛛網」中,最後死於失溫、雪崩或是落石。雖然如此,這些嘗試的過程被山腳下的人透過望遠鏡觀察到,成為之後隊伍的參考。Nordwand路線幾個困難的區域,以這些有名的攀登者命名、代表著這條路線上一次又一次的失敗(或是成功克服者的姓名,即使他們通常都在更高處遭遇失敗),比如:Difficult Crack──Nordwand路線上的第一個難關、Death Bivouac──1935年,Sedlmayer和Mehringer凍死之處、Hinterstoisser Traverse──1936年,同名的攀登者在通過這個區段後的三天死於撤退的過程中(後來的隊伍從他們的嘗試中了解到必須在這邊架設固定繩,才有機會從這片岩壁脫身)、Ramp、Swallows Nest、First Icefield、Second Icefield、Third Icefield、Corti Bivouac、Traverse of the Gods、以及最著名同時最具致命性的「White Spider」──一片呈蜘蛛狀的巨大積雪區,此處有上方襲來的雪崩及落石直接威脅到下面的攀登者。在White Spider之上,是最後的Exit Crack,Anderl Heckmair到達此處時已然精疲力盡,但仍勇敢的帶領這支首登隊伍通過Summit Ice Field、安全的到達峰頂。這些由勇敢的攀登者集體寫下的歷史,就以這些名字被記錄在這冰雪與岩石交織、壯麗而致命的山壁之上。

事後Heinrich Harrer將他們攀登的過程寫成了書,The Whiter Spider一書成了登山運動中最經典的重要書目之一。即便到了今天,許多攀登者與登山者都說他們是在兒時閱讀The White Spider時,啟發了他們對攀登及冒險的熱誠。「North Face」或是「Nordwand」今天依舊是個指標性的名稱,1975年Clint Eastwood出了一部以North Face為背景的電影The Eiger Sanction、甚至像是泰國Krabi的岩壁Thaiwand也是以Eiger Nordwand命名。這個攀登的過程不但是個攀登史上的重要章節,同時也是個吸引人的故事,在全世界激勵了不少攀登者。

精采的文章: part1 / part2 / part3 / part4




** 後記

看完文章後,以為該有的熱血不再,心裡卻是偏苦的五味雜陳。
不停反問自己在這樣的生活中追求著什麼?
而我真實生活中的目標又是什麼?
攀岩,重墜落後的餘悸猶存?
登山,失足無盡頭的滑落感?
溯溪,在深潭中嗆水的恐懼?
單車,下坡摔車致命的危機?

I'm lost...

1 則留言:

LastHopeSound 提到...

找到很詳細的Eiger路線, 可以對應到文章提到的地形名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