Ö(°㉦°)Ö ※ Schedule

2010-03-29

比大鳥

上週我在Y17跟狗哥分享我週末計劃。「我要去比大鳥。」 1邊說1邊做出滑稽的小雞展翅飛翔狀。
狗哥聽完足足停了5秒鐘後只吐出了1句「陳賣機我覺得你的話很猥褻。」
哈哈哈~ 週末要爬的山簡稱比大鳥(位在新竹五峰苗栗南庄的比林山、大窩山、鳥嘴山)咩!!

**
我們6點半坐上中巴從iClimb出發,7點半學員到齊出發前往位在五峰鄉鳥嘴山登山口。雖然有著晴朗的大太陽,但9點半抵達登山口下車之際偏涼的溫度也會打冷顫。整裝待領隊俊翔簡單的行程介紹後我們就出發了。

行前在網路上找到同樣行程記錄非常完整的祥馬山訊,地形描述完整地圖繪製清楚載明從鳥嘴山登山口到標高1551M鳥嘴山約30分鐘,再花2個小時抵達標高1641M大窩山,午餐時間30分鐘,之後花1個小時40分抵達比林山,下山3個小時回原點。

我們比記錄晚1個小時出發,接近中午在攻大窩山前我們已經被山嵐包圍,穿在杉林大霧間如詩如畫,抵達大窩山已經是12點30分。我們煮了2鍋麵條加上收理再出發已經是下午2點,為了避免摸黑,往前走到1560M展望點即原路折返,下午4點40分步出登山口。回程行經白蘭,距離不過500米有3座吊橋的觀光建設可疑了點,但這裡是個很清悠漂亮的地方。我們渡過吊橋到對岸有1區就像礁溪溫泉區可泡腳的地方,整天的跋涉後,雙腳泡在溫泉裡真是怡人的舒適享受。

平時爬山我喜歡走在領頭的位置,沒有特別的原因,但似乎這樣在等整隊人馬到齊時可以休的久1點,曾經試著走在隊伍中間的時候總是感到特別的疲勞。這次1路上不覺得有特別操勞的感覺,但卻是第1次押隊的實習走在隊伍最後,回去也是累到1沾床就不醒人事。

慢走,是需要練習的。

大鳥縱走

2010-03-21

髒兮兮騎車記

今天有6個不怕被沙塵暴污染的戰友們(男生騎到連眉毛、腿毛都被黃沙給染白,我的袖套腿套也是髒到1個不行),頂著滿天黃沙從石碇騎到福隆,嗑完便當+1杯熱美式就踏上回程。

早上9點奮戰到下午4點,來回途中停了6個休息點,雖然騎到腰酸屁股痛,但106公路真的很漂亮,騎到雙溪沿路綠油油的香氣讓人神清氣爽,汽車少馬路又大條,真的是練車的好地方。下回沒有空氣污染的時候再去1次吧!!

3/21 腳踏車騎乘 里程87.55km 時間 04:47.55 均速18.24km/h 迴轉數 64rpm

世界岩場巡禮—加拿大Squamish攀岩旅行記實 (上)

文:游金龍 (iClimb風城攀岩館教練)
the Outdoor Recreation Capital of Canada — Squamish

講到世界有名的大岩壁攀登聖地,大部份的人都知道在美國有一個優勝美地國家公園(Yosemite NP);而說到其中的精華,莫過於谷中岩壁垂直高度長達千米的酋長岩(El Captain)與半圓頂(Half Dome)。相較於Yosemite的大名氣,位於加拿大溫哥華市北方的史圭米希小鎮(Squamish),對於生長在台灣的攀岩都來說,就像是等待探險家去發現的新世界一般的神祕。當然以上講法是誇張了些,雖然加拿大的Squamish不如美國的Yosemite一般著名,但是在加拿大的攀岩界裏,此地可是有著比Yosemite享有更崇高的地位。這不僅是其岩壁高度接近(垂直高度達702米),路線既多且長,更難得的是當中的地標The Chief(也叫酋長岩),是世界上第二大的獨立花崗岩體,在地質學上也是非常獨特的景觀。

Squamish之所以會顯得比較神祕一些,主要是台灣的攀岩者去過的不多,相較之下,相關的訊息也就不如Yosemite、泰國的Krabi或是中國的陽朔等豐富。此次行程除了英文的旅遊書籍、網站之外,就只有少數幾個去過的友人可以詢問。大部份的資訊還是得從專業的Guide Book(攀岩區域指引)得知,幸好出國前已從各種管道先行取得2本不同的Guide Book*註1,省去了一些自行摸索的時間。

這次的攀岩之旅,我們的目標同樣主要是放在多繩距路線的攀登上。在台灣大部份的攀登路線皆為單繩距路線*註2,很難得有超過2個繩距以上,即使台灣有無數座高達3千米以上之百岳高山,亦難找到有乾淨完整、表面堅硬不易碎裂且連續的大岩壁地形,使得台灣的攀岩者不易有成熟的多繩距攀登技術。如果想學習多繩距的攀登技術,並且享受高達數百米甚至上千米的雄偉裝闊的大岩壁地形,勢必就得往國外前進。

整個Squamish鎮附近有十多個大大小小不同的攀岩區域分佈著,有多繩距的大岩壁(big wall)路線、有已打上滿滿固定點的運動攀登路線(sports),甚至也有只需攜帶抱石墊即可玩上一整天的抱石區域(bouldering)。我們在有限的時間裏,總共攀登了四個區域共22條路線,看的有限,了解的不見得很深,不過還是希望能將所見所聞做一個小整理,給未來想去的人一些淺薄的意見參考。


攀登區域簡介

我們第一站去的地方,叫做「Murrin Park」,在小鎮往南約9公里的位置。她是一個初來乍到的菜鳥必爬的地方,這裏的路線較簡單,適合進行一些先期適應攀登。甚至有一區就像陽明山的大砲岩一樣可直接走到岩壁頂端架繩,帶新手來此練習非常方便。這地區的岩壁散落在森林裏,如果不熟的話有些地方還不容易找到,不過各區的步行距離都在十多分鐘之內,離停車場也近。有一面叫做Petrifying Wall的岩壁是很熱門的運動攀登(sports)*註3區域,地形垂直且高達30多米,很多人都是下班專程來此區攀爬。在公園的入口有一個Browning Lake,面積不大,美的精緻小巧,清晨或是傍晚來此閒談賞景,也是樂事一椿。

第二站是「The Smoke Bluffs」,很有意思的名字,不知是否是因為常起霧的關係才取的?這裏所有各區域的岩壁羅列散佈在面對小鎮的山坡上,展望良好,離市區開車只要5分鐘,也是一個熱門的攀登地點。這個地區幾乎都是只能傳統攀登的路線,不過難度與高度適中,很適合給傳統攀登新手來此挑戰。我們在這個區域爬了最多的路線,而且還意外的在這邊碰到日本著名的攀岩者—平山裕示先生*註4。前幾年跟一個日本教練去攀岩旅行時,曾至平山先生家裡做客,剛好他的妻子也是移居日本的台灣人,少了一層語言的隔閡讓我們難得的可以跟雜誌上攀岩明星以及他的家人做一個近距離的訪談。這次的巧遇已是第3次在國外見到他了,雖然沒機會親眼看他挑戰一些經典路線,不過倒也是為此行增添了一些特別的回憶。

第三站我們來到的是「The Chief」,也是此行的主要目的,這一區有著無數條的多繩距路線,從5.7~5.14*註5多都有,長達500公尺的經典路線「Angel’s Crest (5.10c 14pitchs)」就在靠北方的岩脊上,是絕大多數來到Squamish攀岩的人必爬的路線之一。時間及天氣的因素,我們只能在較近的「The Apron」區域來攀登,我們爬了其中的一條「Diedre (5.8 6pitchs)」路線,路線約250公尺長,典型的前傾斜板地形(Slab),有一半的地形都只能依靠腳踩來維持平衡慢慢的往上攀登;因為沒有什麼手抓的地方,只要一心急太過用力失去平衡腳就會滑掉墜落,而且有幾個路段都必須連著8~10多公尺才能設置一個固定點,換言之,就是一旦墜落可能就得面臨著一個超遠的恐佈的墜落高度。所以雖然路線難度不高,但對我們這些台灣劉佬佬來說已是破錶的驚恐指數。這條也是5顆星的經典路線,凡來此區挑戰多繩距路線的人必選的初體驗路線。本區也有著兩條目前世界十分著名的路線,分別是「Cobra Crack (5.14b/c, 30m)」與「Dreamcather (5.14d)」,前面是加拿大人Sonnie Trotter*註6首攀的路線,他共花了3年的時間以及超過40次的嚐試才成功完攀這條路線,期間也有無數的各國攀岩高手前來挑戰並且不斷地失敗,目前公認是世上最難傳統攀登路線;後者是美國攀岩者Chris Sharma*註7於2005完成的運動攀登路線,這條完美的大角度懸岩路線直到去年九月才由另一位加拿大攀岩者Sean McColl第2次成功完攀。這兩條路線在Youtube網站上可以找到相關的影片,有興趣的人可以上網尋找。The Chief還有許多的區域,在主岩壁面正下方甚至還有一區多達百條路線的抱石區*註8「The Cgand Wall Boulders」。整個The Chief區域路線之多,guide book上得花將近1/3的篇幅來寫才足夠,由此可知此區域對Squamish的重要性,凡來此地者不可不來此朝聖。

這裡還有許多有趣的攀岩區域,2個星期的時間實在只能算是沾了一點皮毛而已,如果有辦法的話,1個月以上的時間才能讓人略為領悟到Squamish的精華。不過時間雖然短暫,而且還有不時的雨天來打斷我們的計劃,我們還是爬了超過20條的路線,數量不算多,但該爬的也爬到了,該試的也嚐試了,縱有未盡人意的地方,也只能期待以後再說了…..。


*註1. 指專門介紹攀岩區域及攀登路線的攀岩書籍,分別是「Squamish Select」以及「The Climbers Guide to Squamish」兩本。
*註2. 繩距(pitch)是指在只帶一條標準60~70米主繩去攀登一條路線,先攀者(Leader)在每次繩索用盡前必須找一個適當的位置進行轉換,以確保隨攀者(Seconder)上來進行下一段路線的攀登。這一個攀登的高度即為一個繩距,一般為30~50米間視岩壁地形而定。
*註3. 指岩壁已事先打上人工固定點的路線,攀登者只需攜帶相對較簡單的器械即可進行活動,與必須邊爬邊自行設置固定點的複雜的「傳統攀登(traditional)」剛好相反。
*註4. Yuji Hirayama,1969年生;曾為兩屆世界攀岩冠軍的日本攀岩巨星,也是2007高雄亞洲攀岩錦標賽冠軍。去年九月第一次到當地攀岩,就橫掃了一些經典級的困難路線(著名的Cobra Crack路線第六次就完攀,目前最快記錄),給當地的攀岩界帶來不小震撼,他來的第一天就on sight一條難度5.13a的路線(當然是傳統攀登),非常恐怖。
*註5. 5.10c是指標示攀岩難度等級的系統,從5.1~5.15A(易難)不等,各國有不同的標準,這裡用的是YDS系統,想深入了解可上網查詢。
*註6. Sonnie Trotter,1979年生;是第一位能完攀5.14c難度路線的加拿大人,在Squamish創下了許多的攀岩紀錄。以他為主角的「The Cobra Crack」短片,曾獲得2006加拿大班夫山岳影展的最佳短片獎。
*註7. Chris Sharma,1981年生;曾首攀了包含Jumbo Love (5.15b in Clark Mountain, USA)、Realization (5.15a in Ceüse, France)等數條世上最難的路線,是目前人類攀登級數最高的攀岩者,同時也是世上知名度最高且享有最高贊助金額的攀岩明星。
*註8. 抱石(Bouldering)通常是指在3~6米左右高度的大石頭進行攀登,不需安全裝備,只需岩鞋、抱石墊即可進行的攀岩活動,相對於傳統及運動攀登來說較方便且自由許多。

2010-03-20

無綠的雪山

禮拜5晚上9點在南港捷運站集合出發前往雪山,禮拜6下午3點在南港捷運站原地解散。是的,我回來了。禮拜6的下午坐在電腦前面泣訴這段血淚史。

去年3月1群10來個人也是浩浩蕩蕩的前往雪山,寒風淒淒陰雨霏霏到七卡山莊煮了中餐以示到此1遊,原班人馬按照即定計劃到礁溪泡湯也算是有始有終的行程。

本週6是氣溫飆昇30度的大晴天,上山肯定有美好的展望,加上山友回報雪山圈谷仍有積雪,還特別揹了岩盔+12爪冰爪+冰斧上去玩耍。結果,我們租來的車子,它不爭氣的拋錨在思源啞口。

晚間,這趟路程不平靜。行經台7乙四季、南山之間,發現1台摩拖車支離破碎的砸在路邊。下車查看是才剛摔車10多分鐘的2個少年倒臥在地,機車零件散落半個車道。其中1位少年俯臥在機車上動彈不得,右腳詭異的扭曲加上地面1塊血跡,我們無法判斷傷勢更不敢冒然移動少年。這群大哥哥大姊姊們幫忙打119叫救護車,不停與少年講話安撫他們的情緒。後來少年的父母親友以及警察到現場並移動傷患,少年的哀嚎聲及母親無助摀耳蹲在路邊哭泣的畫面讓我們覺得不忍。此時幫不上忙的我們才離開現場。

再出發的車上安靜下來,直到得利卡發出空轉般無力回天的悲嗚。打給大師兄詢問車子狀況,他聽完後的診斷是這台車撐也撐不了多久,建議我們不要冒然行駛。就這樣我們5個人就在車上過了1晚。

今天早上車子的狀況走走停停,雖然距離武陵農場只剩下8公里,油門重踩的空轉、車身起步劇烈搖晃、上坡無力的危機感,就著1路的藍天白雲,悲情的看著對向出遊的轎車巴士們,我們還是打道回府。並且非常的幸運,平安的開回到台北。

天有不測風雲,計劃永遠趕不上變化,雖然我2次的雪山行總是這麼崁苛,但山永遠存在,我們下次再去吧!!

2010-03-15

含淚咬牙的破手皮

不過是發懶休息5天,怎麼才爬個2天就破皮?!!

禮拜6在石牌爬了3條路線。禮拜天在風城上下攀3趟,1直抓大點的下場就是手掌不爭氣的浮著水泡。老游協助包紮把我的手掌纏的像是要爬裂隙。當我的2隻手都包紮好了,加上跟福彥1搭1唱的1度讓熊哥哥信以為風城是有機會爬裂隙。

右手包著再把CBT路線各爬了1遍。第1條小祁出的,應該是3條中最簡單的。第2條家祝出的有夠難,第1個動作就被表到,右腳坐上起攀點,掛好第1個快扣就卡住,右手lock撐到沒力,很挫的換腳、側身、出左手抓隱藏大點(因為貼紙不見)。連續動作加上耐力不足,我fall了… 嗚!不合格。第3條福彥出的巧妙,方向性的大手點,錯手去抓姿式不正確就挫的我喊take,經老游指點後做出正確動作就穩答答~

之後on了家祝出的10b路線,它不難只是路線很長爬的好累。下來後發現左手掌也起水泡,在郎爸建議下把水泡弄破後再包紮,之後再試小祁出的新路線。在第4個快扣就搭配著尖叫聲fall了,右手掌的水泡在專注攀岩時已經破掉。

我不知道這種傷口有哪麼痛,收工洗手的時候只是碰到水就可以痛的我叫媽,晚上回家更是含淚咬牙的洗澡。這時候才想到我對鴨子實在是太殘忍,在風城還叫2手破皮的他爬路線。手掌破皮真他馬的痛啊!!看來我又有理由休息個好幾天了… ^^"

2010-03-03

飄^2

說起來慚愧近日來玩物喪志心神不寧,都沒有認真爬路線。

禮拜2晚上,剛升格為魔術方塊喊著要飄飄出1條10b的路線,他也很意氣的在我熟悉的岩板上出了1條號稱10b的路線。

整晚除了暖身拉賽之外,我就只爬了這條路線。

第1次卡在大凹板上,紅色倒7形狀的岩點距離下1個方向性岩點太遠,我只會腳開開大劈腿的把自己卡在路線上,試了幾次無法突破難關就放棄不爬了。

第2次爬這條路線,用跳關的方式略過之前的難關,在來2個好手點後接著是1米遠距離的小綠點,對我來說這段距離有點遠,動態出左手的跳著跳著總是搭不住,又想要放棄的時候Tony團長在旁邊路線上take休息兼作觀眾的鼓勵我再試1次。結果就成功了!!!後面有個坐點的動作(有筋骨硬的卡在這)也很順利的完成。我完成了這個路線了!!! 耶~~

第3次抱著想要1次完攀的心情繼續嚐試,第1個難關在老爹及Tony的指點下也順利的找到突破的方式,在每個move之間尋找省力的方式。雖然沒有1次完成,但是有著1次比1次有進步的小小成就。

好久沒有爬的如此滿足囉!! 謝謝出路線的飄飄,謝謝確保的智偉,謝謝指導的老爹、Tony。

2010-03-02

關於跑步,我想說的是…

早上跟阿北MSN分享跑步的經驗與心得,乾脆就整理1下留作記錄。
再仿個村上春樹的書名當這篇標題…哈。

阿北 說:
好像你跑步參加的比賽比自行車多很多
為何跑過5k之後 步伐反而可以變輕鬆

Magi 說:
我不知道耶!!
上週剛下山身體還沒恢復就急著去跑步,
跑1個速度大減、成績很差。
我覺得跑長程是考驗毅力跟耐力是考驗個人的時候,
常常會遇到鬼打牆很想放棄。
更因為暖身不足,全身各處輪流痛,
不過慢慢跑、慢慢調整,當身體熱起來習慣跑步的頻率就沒問題了。
跑步的時候動作越少越好, 身體不要有太大的罷動。
腦袋不要晃啊晃的, 保持視線在同1點。
不要刻意的甩動自己的肩或手肘,
就是很自然的隨著身體擺動。
腳也不要刻意提很高。
整個樣子就像失智老人在跑步,
然後配合著自己的步伐,呼吸。


阿北 說:
昨天我腳很低,覺得好像是阿婆在跑步
可是發現這樣不但省力 還比較快些。

Magi 說:
你可以再試著跑快1點或慢1點、或試著不同的步伐
試著找到自己最舒服的跑法
參加路跑的時候
不要管旁邊人的速度
自我管理堅持自己的頻率


= 人人都可以是個好跑者 =

2010-03-01

ABS Videos

[瞎報亂報]呃...面比烏面的精采。





大放送Sasha Diguilian 誘人的辣妹背影照

CORE Trailer

[瞎賣亂報]愛心型的傷口…噁。
Check out the trailer for CORE the newest film from Chuck Fryberger Productions.

CORE Official Trailer from Chuck Fryberger on Vimeo.